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资讯 > 正文

卖得更贵还是卖得更多?吉利还没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2022-12-18 23:44:54

“快乐人生、吉利相伴”,这句话早已像座右铭般刻进了吉利人的脑海里。在不断地传播过程中,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消费者对于吉利品牌的认知。这种转变是吉利品牌急需的,但大象转型并不容易,卖得更贵还是卖得更多?这道题吉利还不会解。

在疫情和芯片紧缺的双重打击之下,今年整体的汽车销售环境进一步恶化,而自主品牌的排位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去年一直占据细分领域榜首地位的吉利汽车,今年销量悄然滑落,尤其是不少新车型的销售均没有达到预期。

在吉利看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一定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品牌力提升以后,产品价格区间能够上去,利润空间自然也就大了。但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吉利品牌主销车型的平均售价虽有一定上涨,但仍仅集中在8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与吉利的野望存有不小差距,与消费者对吉利产品的心里预期也有偏差。曾经依靠廉价策略就能收割市场的吉利,在品牌转型升级的时候为什么问题却凸显出来了呢?

技术储备:从简单粗暴的逆向研发到“All in”沃尔沃

曾几何时,吉利品牌是低端廉价车的代表。这并不是对它的贬低,在中国私人汽车消费市场开始萌芽的时候,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的额造车梦也开始落地。在自主研发经历技术壁垒,屡屡碰壁之后,吉利汽车采用了简单粗暴的逆向研发思路。

在这一思路下依托日系经济型轿车的成熟平台,首批吉利车型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让国人率先体验到了汽车生活带来的便利。虽然在研发上仍不得法,产品质量也不稳定,但彼时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极不充分,吉利产品仅需依靠低价这一张王牌就足以获得满意的市场份额。

在低端市场摸爬滚打数年之后,吉利品牌也希望能够上一个档次,因此我们能够在二十年前的国内A类车展上看到规模庞大的吉利展台,展台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吉利车型。它们挂着不一样的车标,有着不同的名称。不过只需要趴在地上看看底盘就会发现,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来自于逆向日系车型。